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国内经济整体处于下行趋势的2015年,互联网行业原本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借其高速发展带动经济呈现复苏迹象。然而就是在2015年,互联网风云波动,狼烟四起。从金字塔顶尖的巨头,到默默无闻的底层创业者,都出现不同表现形态的危机。

互联网的2015危机综合症 如何在2016得到治疗?
 

而这些危机聚集在一起,引发了强烈的负面综合症,让此前高歌猛进的互联网行业在2015年陷入泥淖无法自拔。时间是所有症结的解药,那么互联网的危机综合症能在2016年得到治疗吗?

发展停滞、倒闭潮涌现:互联网陷入寒冬

互联网行业在2015年遇到的最大危机,就是发展集体陷入停滞,甚至大幅倒退。以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BAT三巨头为例,增速在2015年明显放缓,股价、市值甚至出现跳崖式下滑。在2014年9月份上市的阿里,当时可谓春风得意。然而一进入2015年,就立刻进入下行态势。

2015年1月29日,阿里巴巴股价下跌4.36%,至98.45美元,市值蒸发约110亿美元(合687亿人民币)。而2015年9月份数据显示,在过去10个月内,阿里市值缩水1407亿美元!相比最高时的120美元股价,最低时仅为8月24日的58美元。截止今年1月8日,阿里股价为72.72美元,相比昨日又大幅下滑5.96%。双十一的火爆,并没能真正拯救阿里于水火之中。假货泛滥、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美国投资市场的不看好等传言或消息,让以阿里为代表的国内网购分支领域在2015年遭遇危机。

腾讯、百度也都分别遭遇股价、市值下滑的危机,虽然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或战略上的失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15年互联网行业的确不景气。反观国外,谷歌市值顺利突破5000亿美元,Facebook和亚马逊市值先后突破3000亿美元。原本近年来中美互联网的差距已经在逐渐缩小,但2015年一年的时间,却再次拉大差距,让以往的努力付之东流。

除了这些巨头以外,频繁上演的O2O项目倒闭潮让2015年的互联网“凛冬已至”。依赖于烧钱补贴换市场的O2O项目,在2015年由于得不到资金来维持、扩张,再也不能够将当初画的大饼和美梦维持下去,只能以倒闭结束资金的创业梦。投资者撤资——O2O项目倒闭——投资者缺乏再投资的勇气——互联网行业陷入不景气……恶劣的循环在2015年不断上演。

合并导致创新乏力政策驱动下的盲目上马

如果说从巨头到创业者的集体下滑危机,与大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巨头操控下的合并浪潮则纯属于自己“找死”。在2015年,互联网细分领域巨头之间不断合并,而其驱动力在于通过合并以消除竞争、降低成本、形成垄断等。看似是完美的解决办法,其实却是在创新匮乏的压力下主动放弃竞争,以资本来对市场完成整合,走上了歧途。
互联网的2015危机综合症 如何在2016得到治疗?
大规模的合并浪潮,凸显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机心理。相比国外你追我赶的火热竞争态势,中国互联网企业却无聊地抱团取暖。最终伤害的除了大众的权益、利益外,还扭曲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价值观,不利于未来的发展。除此之外,阿里入股苏宁、收购优酷土豆等,都是巨头在扩大旗下业务、服务矩阵,以完成整合,来降低竞争成本。虽然不能说是完全错误,但却抑制了后起之秀的上升空间,让中国互联网成为巨头之间的游戏。

2015年互联网受到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互联网 ”战略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都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予以推动,相关政策资源丰厚。从长远来看,这两项战略策略对互联网的发展及经济的复苏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因为2015年是试水的一年,很多传统线下企业触网及在互联网创业的人,都感受到一股冷意,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盲目地向互联网蜂拥而去和不经市场考察的项目,让大众体验到互联网绝非遍地是黄金。当然,这些挫折都是短暂的。将互联网提升到国家高度,肯定会有着正面促进作用,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现出来。

回归开放本质 2016年中国互联网还有救

2015年互联网遭遇的危机综合症,以空前严峻的态势警示着相关从业者:违背互联网本身发展规律,按照自身意愿去做出的种种举动,只能是背道而驰,最终伤害到自己和整个互联网行业。要想在2016年纪接下来的时间中得到救赎,就必须回归互联网的开放本质,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并完成规范化的运行模式。

中国互联网是全球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最多数量的网民,发展潜力极大。现在杀入互联网行业,还是要比传统行业机会要大得多。虽然在2015年遭遇到危机,但那只是暂时的。只要能够有相得益彰的策略,未来将成为全球互联网的中心。(科技新发现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并注明出处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