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花样繁多的网上手机回收、交易网站背后是怎样一条产业链?

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肢体”。在智能手机中,有着太多关于大众个人信息、隐私的内容。照片、通讯录、社交应用中的信息、支付宝、手机银行、各种理财应用、健康数据……几乎所有你能想到或想不能到的信息,几乎都能从手机中给扒出来。

随着手机更新换代的加速,如何处理废手机也成为“老大难”问题。而基于庞大的废手机数量,一条诈骗“生产线”已经构建出来,并疯狂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或许如何真正对废手机进行正规化处理,应该提上日程了。

骗子利用废手机构建出一条“诈骗生产线”

近日,笔者收到一条看似正常不过的短信。没想到的是,这条短信背后却串联起了一条“诈骗生产线”。前几天笔者收到一条短信,一位好友表示换了新的手机号并让保存好后回复。这样的短信很正常,毕竟很多人都会更换手机号。但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事情却有着“大反转”。

这位好友没隔几日就突然联系笔者表示让帮个忙,就是让笔者把自己的账户发过去来回转账之类的。笔者当时就很诧异,因为这位好友并不是这么不靠谱的人。而在质疑他为什么不用微信时,他给的理由却是“微信手机没带”,让人哭笑不得。当在笔者打过去电话时,那边总是直接挂断。

花样繁多的网上手机回收、交易网站背后是怎样一条产业链?

其实事实再明显不过了,这是骗子掌握了好友的通讯录,并由此构建了一条“诈骗生产线”。而当笔者练习上好友时,他表示可能是前段手机报废后就在某二手平台上出售了,卖了几十块钱。结果很明显了,问题就处在废手机上。

诈骗技术能全在网上“购买”

为什么废手机还能暴漏个人信息、隐私?因为并不是把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就能够将手机上的数据完全清除。恢复出厂设置仅仅是恢复手机在出厂时的操作系统和参数配置,不一定会把手机的所有存储空间覆盖,依然可以通过技术化手段恢复信息。而且即使是将信息、照片、视频、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等删除,依然能够恢复。

这些恢复这些信息的软件、服务等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购物平台上,且售价极为低廉,价格十元到数十元、数百元不等。这也就意味着,骗子的诈骗技术完全能够在网上“购买”。完全不设门槛的各种恢复软件和服务,虽然能满足一部分人找回误删信息的需求,但却也为骗子敞开了一条成本极其低廉的大门。

花样繁多的网上手机回收、交易网站背后是怎样一条产业链?

据了解,目前还没有真正能让大众放心的、具有普适性的数据擦除相关软件或应用。某些企业推出了专业数据擦除应用,虽然表示经过擦除的数据不可恢复,但因为收费的因素还是让大众难以接受。而且目前国内还缺乏手机数据擦除方面的认证标准,很难真正让这一业务落地。不能完全擦除的手机数据,也就给了骗子可趁之机。

花样繁多的网上手机回收、交易网站,为骗子提供了“货源”

骗子针对废手机进行的诈骗,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而其源头在于目前国内正规的废、旧手机回收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据保守估计,目前国内存量闲置手机有上亿部,而正规回收率不到2%。废、旧手机最终的流向,也衍生出很多隐秘的利益链。

比如将旧手机进行翻新再出售、拆解后提取其中的有用回收物……而在诸多流通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大众信息、隐私的泄露。尤其是目前回收、二手交易网站众多,更是加剧了泄露的可能性。通过这些网站,骗子能够轻松获得“货源”。

从大环境来看,废手机其实已经成为了一块“烫手山芋”。出于保护因素的考虑不想随意处置,但放在家中又毫无用处……或许,这就是目前绝大多数人对废手机的态度吧。(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