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脉脉匿名版块被关停,浅谈网上匿名发表言论引发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其实,匿名应用并不是一个稀罕的事物。早在2014年,国内就出现了一大批模仿国外Secret的匿名应用。毕竟当时Secret成立仅9个月,就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且估值高达1亿美元。在2014年,国内的匿名应用超过了20款。比如无秘、Secret中文版秘密、乌鸦、呵呵、吐司、BiBi、叽叽、悄悄等。

当时这些匿名应用可谓红极一时,它们给自我的定义是开辟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之外的另外一种社交形式,提供了一种“宣泄”的功能。由此,人们在这些匿名应用中能够说出自己的秘密而不必承担“是我说”的风险。此外,还能引起朋友的想象,并带来“猜猜我是谁”的刺激感。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匿名应用中的言论逐渐走向极端化。这些言论不仅触及到很多人的隐私,甚至还存在法律隐患,最终导致匿名应用式微。而脉脉身为一个求职平台,其匿名版块则与之前的是匿名应用有着较大不同。

最重要的是,脉脉上的用户都是经过认证的,是企业的员工。当这些用户在脉脉的匿名版块发布信息,其实也正是代表着企业本身。原本脉脉匿名版块还算正常,基本上是用户在稍微吐槽公司,或者与其他人交流工作心得等。

 

脉脉匿名版块被关停,浅谈网上匿名发表言论引发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但随着体量的变大,上面的人也愈发鱼龙混杂。后来,很多企业的内部事宜都被曝光出来。比如要想知道哪家公司推出新品、获得融资、即将倒闭等信息,几乎都能通过脉脉匿名版块发现,堪称“先知先觉”。此前街电的离职及股权事件、乐视VR解散、百度外卖被卖、UC浏览器大规模裁员风波等在脉脉匿名版块曝出的事件,最后都被证实是事实。

 

脉脉匿名版块被关停,浅谈网上匿名发表言论引发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但要注意的是,因为有着匿名这一机制的存在,谁也不知道言论就一定是真实的。因此,也就有人处心积虑的报复他人,甚至对企业进行中伤。

而《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则提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12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第47条则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当用户匿名发表不当言论后,除了当事人和企业受到伤害外,自己实际上也触犯了法律。当然,身为匿名言论的平台,脉脉也会受到冲击。

因此,此次脉脉的匿名版块关闭,其实还是为了保护大众和企业的声誉、隐私。可以说,匿名不是躲避法律制裁、不承担责任的“神器”,在网上发表言论还是要更加慎重。(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