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创造新时代!谷歌、微软、Facebook等巨头推出全新数据计划的背后

 

对于所有互联网企业来说,用户及其数据都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宝贵财富。因此,每家互联网企业都不会轻易将自家的数据与别人分享。试想一下,阿里会将淘宝和天猫的数据共享给京东吗?腾讯会把QQ和微信的数据分享给微博和陌陌吗?斗鱼会把自家的数据分享给虎牙吗?显然都是不可能的。

但就在近日,谷歌、微软、Facebook、Twitter这四大互联网巨头却联手推出了一项名为“数据传输计划”的新标准!该项计划的目标就是要打通数据传输壁垒,成为在不同平台之间移动数据的新方式。如果这一标准未来能够得到全面推广,无疑将会创造一个新时代!

打破壁垒!巨头之间展开全面合作

或许谁也没想到的是,谷歌、微软、Facebook和Twitter这站在互联网领域金字塔顶端的巨头,会携手带来这样一枚“重磅炸弹”。按照谷歌在刚刚发布的开源博客中所描述的那样,该计划允许让用户将数据直接从一种服务传输到另一种服务,而无需下载和重新上传。

就目前来看,这一计划当前的版本已经支持照片、邮件、联系人、日历和任务等数据的传输和迁移。而这些数据的来源,来自谷歌、微软、Twitter、Flickr、Instagram、Remember the Milk 和 SmugMug 的公开 API。虽然现在有很多其他数据传输、迁移的方式,但该计划希望能够比传统做法更加稳健、灵活。微软则在一篇相关博客中号召更多企业加入,微软表示,“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是云创新和竞争的核心。”

 

谷歌、微软、Facebook等巨头推出全新数据计划的背后

 

当下,该计划的现有代码已经GitHub上开源,同时还有一份描述其范围的白皮书。大部分代码库包含“适配器”可以将私有API转换为可互操作的传输,比如使得Instagram的数据可传输至Flickr,反之亦然。在这些适配器之间,工程师们还构建了一个系统来给传输中的数据加密,为每次传输发出前向密钥。而白皮书则透露,“我们对这个计划的希望是,它将在任何两个面向公众的产品界面之间建立连接,以便直接导入和导出数据。”

保护用户隐私为先,数据或能更好控制

据悉,该计划被设想为一个开源标准。而许多参与其中的工程师表示,如果该标准成功,在治理方面需要更广泛的思维、形式转变。谷歌Takeout产品经理Greg Fair的提到,“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有一个由行业领袖、消费者团体和政府团体组成的联盟。”而对于数据共享、传输计划来说,现在还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毕竟之前发生了不少用户隐私数据泄露事件。

Facebook的API曾是剑桥分析公司丑闻的中心,目前Facebook仍在评估应该向多少用户、客户提供自己的数据。谷歌则一直在与自己的API丑闻作斗争,因第三方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处理Gmail用户数据不当而受到强烈抗议。为了应对用户隐私问题,负责Facebook数据下载产品的David Baser表示,“我们总是首先考虑用户数据的保护。”

 

谷歌、微软、Facebook等巨头推出全新数据计划的背后

 

通过API与其他合作伙伴进行传输、共享的好处在于,数据提供者能够关闭数据管道,或者对其使用加上限制条件。而允许使用数据下载工具去下载用户数据的话,那么数据就会脱离互联网企业的控制。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将数据用于不良目的,形势就会完全失控,互联网企业也无能为力。这样看来,新的数据计划还是有着极大作用的。

可移植性平衡各方力量,未来平台将不会肆无忌惮

猛一看,对于那些因数据隐私丑闻而陷入困境的公司来说,想通过“数据传输计划”来补救、挽回自己的声誉很难。但是来自开放技术研究所所长Kevin Bankston等外界人士的推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对Facebook而言尤其如此。Kevin Bankston 表示,“我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开放的价值不会被遗忘,如果你担心这些平台的强大功能,可移植性是一种平衡这种平台的方法。”

这也意味着,“数据传输计划”的可移植性,事实上也是在平衡各方的力量。让那些庞大的互联网企业、平台不会因掌控海量用户数据,而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如果这项计划未来有更多互联网企业参与其中,其实比很多隐私保护法更有作用。同时,这一计划也真正能够让用户享受到便利。(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