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现在,区块链技术是时下最热门的技术之一,虽然很多人并不甚了解区块链的运行逻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畅想其光辉的未来,正如普通消费者不知道iPhone的设计原理,可我们却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苹果公司之于全世界的影响,总的来说,区块链是一种关于“信任”的技术,在区块链的辐射范围内,人们在没有相互信任的基础下,也不需要“第三方权威机构介入”,就能完成大量的交易,换句话说,区块链就是一台产生信用的“机器”。从这种通俗的定义来讲,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金融、身份识别、物流、社交通信等等,但凡和信任、保密相关的行业,都会因采用区块链技术而得到升级,更高效也更安全,同时,我们也能预测到,区块链不止于技术,更关乎到人性,毕竟,信任这个东西始终要围绕人性展开,更涉及到新技术和旧机制之间的冲突。
 
事实上,任何革命性的技术在得到广泛采用之前,都必须要经历人性的拷问,我们自然希望采用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来升级社会体系,但同时,管理者又不希望直面人性血淋淋的阴暗面,于是在很多时候,社会管理者不得不控制新技术的“发展速度”,努力维持一种“随时要崩溃但永远不能崩溃”的状态。前不久,区块链相关的自媒体大纷纷遭遇永久封号,官方的说法是违反了公众号的管理规定,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触摸到了利益和人性,也传递出社会管理者之于“区块链技术”的监管信号,而这有可能只是第一波。
 
区块链大热,是因迎合人性?
 
从前几次的科技革命来看,任何技术的野蛮生长都伴随着“迎合人性”的特点,比如蒸汽机的发明,迎合着人性的懒惰;电灯、信息技术则迎合着人性的贪婪,我们希望把自己的时间拓展到夜晚,也需要知道越来越多的信息以帮助自己完成最精准的决策;事实上,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快速风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迎合了人性的隐私欲,我们太需要一块丰富且私密的空间了,以前看电影、看视频都要跑去电影院或者录像厅,这些都是公众场合,以至于只能挑选一些政治正确、红色健康的影片,而在自己的手机上,红色的、蓝色的、彩色的影片都可以看,此外,随时随地的高速网络,又能填满人性中的贪婪胃口。
 
现在,区块链大热也正因会迎合到人性的弱点,众所周知,我们正处在一个“隐私已死”的时代,消费者的购物记录、聊天内容、浏览痕迹等等会都被后台服务器精准地记录,甚至作为大数据进行行为分析,我们迫切地需要开辟出一个隐私性更高的生活环境,而区块链则有此“潜能”:由此链源源不断、不限尺寸的扩展人类私密空间。
 
事实上,国外一些网站已经开始应用区块链技术,由此搭建起分布式网站,含一些暗网,用户可以访问网站的大部分数据,能通过网站给其他用户发送消息,可以灌水制作自己的静态网站。在区块链的帮助下,用户的通信是在“匿名”状态下进行的,连IP痕迹都能隐匿起来,如此环境下,任何的话题、任何的信息都不能被泄露和审查到,不会被 Google和百度检索到,推而广之,区块链也能提供匿名和加密的电话,没有人能够跟踪到是哪两个用户在通信,也无法窃听通话内容,连强大的后台服务器以及NASA都很难做到,自然地,如此高私密性很容易被人连想到可以应用于金融、电子货币等领域。现在,我们钱包里的钞票如果丢失或者被小偷偷窃走,就会变成别人的钱,但如果货币叠加上区块链信息,那么,这几张特定的钞票只有得到本人“同意”之后,才能被花出去…
 
毫无疑问,现代科技工具都会或多或少地扩大人性之弱点,正如汽车让我们四肢不勤,而外卖App则让减肥无法行等等,我们大可不必为之感到忧伤,甚至拒绝新兴科技,况且,生活本来就是一坨坨带菌的诱惑,一团团亲昵的龌齪,只不过,管理者要考量整体社会结构、社区的就业环境,以不同区域间的公平和正义等科技领域、数理逻辑之外的事情。
 
区块链不止于技术,更关乎人性
 
笔者向来不认为人性、制度这些东西能阻止新兴科技的出现和崛起,更愿意相信新的科技手段会重建人类法律、道德、伦理体系,甚至催生出一种新的人性认知。管理者限制也好,封号也罢,更多地是站在社会稳定性的角度,避免烈性事件发生而已,比如大面积失业、高科技犯罪比例攀升、区域间经济严重地不平衡等等,这些都是整个人类包括科技先驱者不愿意看到的。拿区块链来讲,这项技术可以提供加密电话,也可以提供不受“监管”的私人通信,但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给犯罪团伙留下越来越多的可操作空间,还有本次区块链自媒体大V账号遭遇封杀,其实也有“过度营销、误导百姓”之嫌,总之,任何形式的野蛮生长都可能带来社会问题,而保持稳定速度、有节奏的发展才是正道。
 
具体到区块链的节奏感,应该是把其发展融入到整个社会环境中去,比如区块链技术可以演化成非常好的身份识别技术,但我们真地就能“一夜之间”就把身份证、驾驶证丢掉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儿。要知道,身份证、驾驶证来自于有关部门的认证,他们掌握着普通公民的身份定义权力,而且从不考虑出让这种“定义权”,于是,区块链技术要想在“身份识别”领域大显身手,就必须要让有关部门接纳,但那样的部门关系到民生的各个方面,他们是国家的命脉之一。任何的新技术、新模式的导入都要经历漫长而详尽的审查,况且,“定义权”背后连接着大量工作岗位,包括卡片制作、盖章、信息登记等等,这些都是有些枯燥却令人趋之若鹜的铁饭碗,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留之,另外,现在的卡片已然制作得越来越精美,充满着艺术气息,它们的存在能更强烈地说明普通市民的身份,即便是当区块链技术彻底成熟普及之后,这些古老的卡片也不应该销声匿迹,依旧需要充当“backup信息”做保留,推而广之,纸质钞票和电子货币也符合相同的逻辑,事实上,人类看到红彤彤钞票时的兴奋感要运远胜于电子屏幕里的一连串阿拉伯数据,这也是人性。
 
基于人性的考量,区块链在技术层面可以野蛮生长、快速发展,但要真正地大规模普及,渗透到有关部门、各行各业,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如何迎合人性又能摆平人性。(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