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无论是巨头,还是独角兽,甚至是小而美的某些企业,在发生高管离职、裁员等情况时,总会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就在于高管离职、裁员等往往意味着企业内部发生了动荡,甚至还会直接反映出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以高管离职为例,很多巨头或独角兽企业的衰落都是从高管离职、频繁换帅等开始的。
 
而就在近段时间,全球知名笔记应用Evernote印象笔记也发生了大批顶尖高管离职的事情。一时之间,对Evernote的各种猜测甚嚣尘上。与此同时,笔记应用的未来前景也受到了质疑。或许,处于漩涡中的笔记应用是时候重新审视自身了。
 
高管大批离职,Evernote遭受重创
 
Evernote是一款拥有2.25亿用户的笔记应用,同时它还被认为是一款生产力应用。有着庞大的用户规模,看起来Evernote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笔记应用“一哥”,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但是大批顶尖高管的离职,凸显Evernote的发展并没有表现得那么光鲜。
 
就在近段时间,Evernote失去了一些最高级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其首席技术官Anirban Kundu、首席财务官Vincent Toolan,CPO Erik Wrobel及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Michelle Wagner。而这些顶级高管的离职,远远超出了通常意味下工程师和设计师的“更新”。
 
Evernote没有为这些最新的人事变动提供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但值得注意的这是Evernote在两年多时间里的第二次重大人事变动。早在2016年3月,Evernote就失去了其创始首席技术官。而近年来,Evernote的大动作不断。如,包括关闭其配件业务、今年6月Evernote宣布将剥离中国业务等。可以看到,Evernote本身处于激烈的动荡态势中。在这样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大批顶尖高管离职将让Evernote遭受重创。
 
竞争激烈,巨头发力笔记领域展现优势
 
有媒体认为,此次大批顶尖高管离职事件,是Evernote进行了更为直接但又无助的调整。该媒体认为,“Evernote正处于死亡漩涡中——付费用户增长和活跃用户在过去六年中持平,且企业级产品尚未真正流行”。
 
造成Evernote显现颓势的原因有很多,内部原因与Evernote的发展策略混乱、多次开辟及关闭业务等有直接关系。而且之前Evernote还针对隐私政策进行了调整,其员工能够直接在应用中阅读用户笔记,受到了用户的诟病。
 
而从外部原因来看,众多巨头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家的笔记应用。如,苹果的Notes、谷歌的Keep、微软的OneNote等。这些巨头旗下都有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桌面、移动操作系统及浏览器等,它们推出的笔记应用无疑更能轻松受到用户青睐。甚至这些巨头的笔记应用还通过相关工具、功能等帮助用户轻松转移自己的笔记应用上,硬生生地从Evernote手中抢夺用户。
 
此外,如果用户对Evernote或巨头们的笔记应用都不感兴趣,还有很多初创企业推出的笔记应用以更具特色的功能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可以说,Evernote正在遭遇到巨头和初创企业的双重攻击。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下笔记应用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除了巨头依靠自身优势稳坐钓鱼台之外,其他的笔记应用企业都随时面对着“反转”的命运。
 
中国笔记应用未来蒙上阴影,创新或成唯一出路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笔记应用有众多类型,并以不同的特性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需求,如极简型的爱墨日记,就非常适合平时的碎片记录。中简型的随手记等,能够做更大篇幅的文字记录,亦可插入图片、录音等。而多功能型的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等则在基础的文本编辑、记录功能上,还增加了录音笔记、手写笔记、团队协作编辑等,功能十分完善。
 
但现在很多应用也遭遇到了发展瓶颈,比如很多应用正在抛弃记录的初心,变得 越来越“重”——功能越复杂、效率愈来愈低、广告越来越多。此外,笔记应用的安全性也受到了质疑。而Evernote显现出的颓势,事实上也为中国笔记应用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毕竟面对巨头的触及和残酷的市场竞争,没有一款毕竟应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制霸市场。
 
更重要的是,笔记应用行业的入门门槛极低,新旧势力会始终缠斗在一起。而决定最终胜负的,或许就是创新!能够让人耳目一新且不易被模仿的刚需功能,将成为笔记应用的发展立足点和唯一出路。(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