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过去三十年,中国城市的发展一直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以至于,提起繁华都市,总也绕不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期以来,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同时,也承担着过于沉重的压力,如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体育中心,如此琳琅满目的标签,不仅使得中学地理考试难度大大增加,也让大量的“北漂族”陷入窘迫,一些搞科技、搞艺术、搞体育的学生,必须要去北京,因为只有首都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只有北京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商业利益,这就造成一种“群聚”效应: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汇集到北京或者上海、深圳,都试图通过努力扎根一线城市,但资源终有限,在精英们高烈度的竞争中,一线城市的房价和物价都快速飙升,要冲破大气层的节奏。

中国二线城市,谁是最佳“新秀”?

城市均衡发展是一个“大话题”,我们不妨看一下美国的城市结构:华盛顿是政治中心、洛杉矶是娱乐中心、纽约是金融中心、底特律是工业中心,而硅谷则集中了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力量,如此分布,使得不同行业的精英免于正面竞争,住房、交通、教育等资源也可以更轻松、合理地配置,但即便美国已经有“分散式”规划,硅谷依旧要面对资源匮乏的局面,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已经开始考虑把总部迁徙到美国西部地区。相比之下,中国城市的变革,更加迫切,或许正因如此,成都、西安、武汉、郑州等城市才会迎来黄金期。

政策红利,二线城市都有哪些吸引力?

这些年来,逃离北上广深已经不再是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如果梦想、理想只能蜷缩在北京五环外的地下室中,不要也罢;博士后毕业,高智商、高情商且非常努力,但生活的幸福指数尚赶不上北京公交车的司机,只是因为后者是本地人,在三环内有几间祖屋,他们孩子上清华、北大的概率比博士后的孩子高20倍以上,如此令人窒息的生存环境,已经引起广泛的抗议,一些博士后想通道理之后,携家眷整体搬离,去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厦门等等,这些二线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中,求贤若渴,能给予博士后和其所拥有的知识以最大程度的尊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无障碍落户以及福利房分配。

中国二线城市,谁是最佳“新秀”?

 当然,二线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科技行业的发展,最核心的还是人才引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受惠于“群聚效应”和早年的政策红利,不仅网罗了大批的精英人士,还招揽到取之不尽的基础人力。现如今,城市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基础人力几乎是以“被驱赶”的方式离开北上广深,二等的精英人士也不得不自谋出路,显然,武汉、西安、厦门,连同郑州等城市都是他们比较不错的选择,而这些城市,除了要向二等精英们提供住房、尊重他们的知识之外,更要建立起稳定的企业,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精英生活的补给。拿成都为例,首先能给予精英们“慢三拍”的生活节奏,含慵懒的大熊猫、悠闲的小酒馆以及现代化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能提供游戏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工作岗位,国内一些有头有脸的企业都在成都开设了第二总部,能给到“奋斗者”相对广阔的舞台,而一旦精英们全情奋斗之时,就会感觉和北京、上海类似。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河南郑州的奇迹,十年前,他们的出口额位居中部六省的末位,但自从富士康和他们巨大的iPhone订单到来之后,河南的出口额和经济产值就一直名列前茅。回首十年前的企业争夺战,郑州可谓是拼尽全力,大兴土木、适度的补贴,关务物流体系的升级等等,愣是把一片荒地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长期高效率地运转,国外记者亲切地称之为iPhone Town,此举也使得河南20万打工人口返回家乡,同时,一些高端的人才,如苹果的工程师、菜鸟物流管理人员、腾讯的电动车研发都在这片工业区内,大量人才的奔涌而入,给予这座城市巨大的活力、潜力以及不可估量的空间。

红利之后,二线城市路在何方?

目前,政策红利是二线城市手中最重要的筹码,他们需要依此吸引大型企业入驻,同时,招揽更多的二等精英,最终形成长期的“正向循环”,但政策红利只是短期的启动资金,任何城市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找准自己的business model,持续地升级自己的产业链,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二线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前文所述,河南郑州因制造业产值盘活了整个地区经济,但依旧要寻找长期的发展动力,一个iPhone订单已经让他们过了十年好日子,也算是功德圆满,好在,郑州是华北地区最重要、最发达的交通枢纽,这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把生产资料快速地运输进来,又能把制造成品快速地运输出去,同时,便利的交通也让“二等精英”们的生活质量快速提升,事实上,北京早就为北漂们修建好去廊坊的高铁,大家可以工作在北京、生活在廊坊,通勤时间仅有半个小时,此外,我们再看看其他城市,如西安、武汉、成都、厦门、杭州等等,都在借着政策的东风修建高铁,显然,这是其崛起非常必要的条件,“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依旧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中国二线城市,谁是最佳“新秀”?

 高铁、地铁等基础设施完成之后,城市发展的内核还在于企业文化和人才。企业的到来,不仅带来GDP和产值,更有高端人才的涌入,同时,高效率、严要求的企业文化也会感染当地的社区,如前文所述,成都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优势,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都在这座慢城市中设立第二总部,相信很快就会对当地工作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相比之下,武汉则有著名的光谷创业基地,一杯杯的创业咖啡,正在酝酿出新的科技独角兽,而西安的经济发展常常被人调侃,他们是六朝古都,有着辉煌的历史,这是他们的荣耀,更是他们的桎梏,毕竟,仅一个秦始皇兵马俑就可以带来滚滚财源,好在,西安在高校资源方面全国领先,西安交通、西北工业、西北大学都是全国响当当的高校,人才密集程度不亚于北京、上海,如果能尽快筹建起著名企业,把人才留在本地,应该不是难事儿。

 未来十年,中国的城市结构,将会随着高铁建设、企业迁徙、高校分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事实上,我们不需要拥挤的超大规模都市,我们更需要个性化十足、均衡发展,有Quality time的新城市,未来已来,谁会是中国城市的最佳新秀呢?(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