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无人驾驶的概念早已经不算新颖,Google的产品已经测试了十几年,加上,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无人驾驶体系”的发展,之所以说,无人驾驶是一个体系,主要是因为一辆没有司机的汽车,不仅需要感应器、高精度算法、自动控制等技术支持,还需要政策保护,甚至要面对伦理上的困境和迷惑,实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儿,从这个角度讲,再讨论50年都有可能。
 
正当无人驾驶汽车方兴未艾之时,无人火车的规划也日益清晰,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不出意外,美国铁路局会在近期完成一段45公里的无人火车测试,这个消息无疑又是“无人驾驶体系”中的一枚小炸弹。大概是因为公路的状况太复杂,有大型货车,有小型的私家车,有酒后驾车,也有女司机,截止到目前为止,只有人类的大脑能够处理如此复杂的交通状况,而AI系统面对一些突发状况常常“懵逼”,这就是为什么Google要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来收集数据、做技术改良。相比之下,火车的路况就比较单一,相信很多人都曾疑问:火车司机每天都做什么,他们有方向盘吗? 基于此,无人火车是否更容易普及呢?
 
提速降耗,美国为什么需要无人火车?
 
其实,美国率先研究无人火车最大的动力是出自成本的考量。资本主义国家的铁路部门更是名副其实的“公司”,他们最大的客户还是煤炭行业,但是自十年前开始,这个古老的行业就处于衰退状态,而且越来越多的煤炭不再青睐铁路运输,而是被公路上的大卡车给装走了。为了抢回客户,铁路公司必须要降低价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竞争力,无人火车意味着员工数量会大幅缩减,相应的薪水、培训、保险、管理等费用都会跟着降低,还有,在消除掉“人类员工”这个瓶颈之后,无人火车的调配频率也能大大增加。
 
更具诱惑的展望则是,运输能力增加、时效性变强,会有助于铁路公司开发出更多的客户,如时效性要求更强、准确率要求更高的快递行业,未来势必也会成为“无人火车”的重要客户,总之,目前来看,钱是铁路公司推广“无人火车”的最大驱动力。
 
此外,美国之所以重视“无人火车”的研发,更在于,他们需要给“人工智能、大数据、感应器”这些高新技术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基础领域,更有希望把这些高新技术变成滚滚财源。况且,在中国高铁快速崛起之后,美国市民常常抱怨:他们的火车简直就是拖拉机改造的,而把如此抱怨情绪推向顶点的,则是一起“火车的交通事故”:仅仅因一位工程师的粗心大意,一列通勤火车和一列货车意外相撞,导致25人死亡以及上千人受伤。如此事件,使得美国铁路公司下定决心,要全面升级铁路运输系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出现非正常行驶的时候,火车可以自己判断快速调整,而不是把“全部的安全责任”都交给随时会粗心大意的自然人类。
 
经济效益、高新技术、运输安全、政策需要,这些因素凑到一起,使得无人火车在美国成为一个非常必要的民生项目,但显然,要真正把“如此庞大而又新鲜”的玩意儿,推广开来,又需要大量的讨论和验证,包括技术层面、政策层面以及伦理层面。
 
如前文所述,无人火车在美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项目了,如果能普及开来,对于物流业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市民出行的安全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火车能承载更多的乘客和货物,同样也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在真正地普及之前,势必要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验证和讨论,也有可能因一小撮的试验失败而遭遇搁浅。
 
首先,是最基本的技术突破,事实上,在美国铁路局的规划中,无人火车所用到的技术,如感应器、传感器、自动刹车等等,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专利技术,现在只是需要人工智能系统把这些技术统筹起来,当然,汽车上应用的技术,不一定能完全copy到火车上,比如自动刹车技术,汽车可能只需要100米的反应时间,而火车则需要几十倍的感应距离,所以,美国铁路局还是要和Google、苹果这样的企业合作开发;其次,美国铁路局要普及无人火车,必须要想办法消除“乘客的恐惧”,要知道,相比于飞机、轮船甚至汽车等交通工具,可以说,火车是地球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没有之一,但火车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的伤害也是最大的,相信很多人都记得某动车组曾经被快速掩埋的事儿,所以,无人火车普及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吃“螃蟹”,同时,美国铁路局需要定期公布测试数据,或者采用货物运输的方式来试运行,事实上,澳大利亚的做法就是先用无人货车运输煤矿,从16个不同的地方运煤出来,几年的时间下来,尚没有出现事故,笔者认为消除恐惧并不难办到,但是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数据。
 
最后,也是难度最大的,就是政策问题,这不仅仅是“有关部门”盖一个approval的章就可以了,更需要通盘考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种新技术的普及势必会带来大量的工作变革,况且,铁路部门的差事都是一些铁饭碗,如果无人火车普及,连同司机、培训,给司机们做饭的厨师等等都会失业,从而形成大量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此外,无人驾驶还面临一个伦理困境:究竟该不该由机器来决定人类的生死?举个例子:无人火车运行过程中,铁轨上突然冒出一些喝醉酒的流浪汉,火车已来不及刹车,但可以转弯,代价是偏离路线,有可能和其他火车相撞,是否需要转弯?无人火车自然可以通过程式来设定,但问题在于,人类在心理上就不愿意“把生杀大权”交给机器……
 
任何新科技、新工具的普及都是一条漫漫长路,人与人之间尚且难以掰扯清楚,更何况,人和机器呢,但社会总是要向前走的,笔者坚信无人火车一定会成为现实,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开来,而人类的恐惧、失业的困惑都会在技术成熟后慢慢消散。(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