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这个大环境多变的年代,上至巨头企业,下至芸芸众生,都会面对自己的烦恼和挑战。以跟谁学这一在线教育巨头为例,突然股价暴跌,市值一夜就跌去180多亿。多年心血,几乎要毁于一旦。而具体到个人,很多人在疫情后时代面临找工作的难题,牛奶和面包成为他们的头等大事。
 
为了寻找一个好工作,人们使出浑身解数。做美容整形,从形象上为自己加分;不断考证,让自己的简历看起来光鲜亮丽……甚至还有人不惜重金,去获得在知名企业仅仅只是实习的机会。哪里有利益,哪里就会引来众人“投机取巧”。一个灰色利益链条,正在因付费内推实习而衍生出来。风险,也伴随而至。
 
就业难,推动付费内推实习爆火
 
就业难,是目前真实存在的问题。暂且不提今年失业者欲找新工作等,单单从大学生就业现象就可一窥难度之高。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前所未有的874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和整体岗位的低迷产生冲突,导致就业困难。据近日发布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市场整体供需增速的差距较明显,需求下降7.1%,求职上升35.2%。甚至在6月,仍有26.3%的应届生在求职。
 
也正是鉴于就业难的客观事实,为了寻找好工作人们就“各显神通”。其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能找到科技含量高,或真正能提升专业能力的实习岗位。如此一来,就能给自己“镀金”,或者直接与好工作挂钩。
 
但必须要看到的是,好的实习岗位数量有限,属于“稀缺之物”。为了尽可能地获得头部企业、优质公司的实习机会,求职者往往会不惜以重金“开道”。这样的需求,也自然被某些商家看到,并做起了这方面的买卖。
 
近日就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远程实习一万五”“黑石这个LEVEL一万八”“普华永道两万一”“波士顿(咨询)两万五”等付费内推实习交易,在私底下已形成灰色利益链条。也有媒体表示,去国际投行实习一个月需要花17000元,去国内头部券商实习需要2万元……头部企业的实习机会,被明码标价出来。
 
违法or合法?关键看分配利益的群体
 
付费内推实习,从表面看似乎是能给大学生等求职者一个“镀金”的另类方式。但事实上,这种行为存在诸多风险。最直接的风险,就是求职者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欺骗——交了钱却被“拉黑”。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中介并无接触头部企业并获得实习岗位的能力,只是为了骗钱才打着付费内推实习的旗号。
 
即使通过付费内推实习,求职者如愿以偿进入头部公司,但中介和其他利益方也存在违法与否的质疑。对此,有律师认为,付费内推实习是根据市场需求产生的结果,属于合法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中介提供职位推荐、包装履历、培训、指导、咨询等服务,针对这些服务收取费用同样属于合法存在。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付费实习内推作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法无禁止即可为”。但如果是中介与用人单位员工个人进行分成,而用人单位不知情,那么员工行为是违法的,属于账外款项不合法,严重的话甚至构成犯罪,即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简单来说,付费内推实习违法抑或合法的关键,在于背后分配利益的群体为谁。有头部企业的员工涉足其中赚快钱,那么就是违法无疑了。
 
以公平竞争为先,还应聘环境一片净土
 
付费内推实习,是否是一件好事呢?有人认为,付费内推实习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当前实习岗位紧缺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必须要清楚看到,这其实打破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让求职者的职场生涯站在一个不公平的起跑线上。
 
以往头部企业的实习机会要通过投简历、面试等多轮竞争获得,如今却变成了“金钱游戏”。这样一来,实习其实是变了味。对很多刚毕业且家庭条件一般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长期以往的话,也会让实习经历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面对付费内推实习,其实头部企业也持否定态度,他们不愿意因此事影响自己的声誉。为此,大多头部企业都在对付费内推实习说No。如,毕马威中国、安永、普华永道都发出官方声明,表示从未授权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对外提供有偿的面试、实习机会。
 
希望以后面对如潮水般的求职、应聘时,众多企业都像公务员考试那样严格、公平。以公平竞争为先,还应聘环境一片净土。(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