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一些电影题材经大师一拍,就不再留给其他人空间了,比如越狱题材的《肖申克救赎》,前无古人,难有来者;而有一些电影题材,大师、商业导演、年轻者都能拍摄出优秀的作品,比如乡愁四溢、情侣离别、爱情错过之类的,题材大众但常拍常新,而且观众可以从任何角度,确切地说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之,《天堂电影院》就是这样的作品。据说欧洲、亚洲、美洲等不同地区的观众,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版本,所引发的共鸣也相当不一样。
 
电影故事梗概:小镇青年多多喜欢放电影的工作,于是,跟着师傅弗莱多学习放映电影。在一次事故中,师傅双目失明,多多承担起放电影的工作,并展现出惊人的电影天赋。弗莱多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坚持鼓励多多离开小镇,去罗马寻找机会,并且利用约会时间差,破坏掉多多的初恋,帮其拔掉最后一根心里的杂草。
 
基于强大的电影天赋,多多在罗马发展得顺风顺水。三十年后,他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导演了,但从未再度回到小镇。后来,因师傅佛莱多去世,多多回小镇参加葬礼,再次见到自己的初恋...从而得知三十年前的那场约会是被人蓄意毁灭的,也正因如此,多多和恋人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但多多毫不避讳地认为:恋人依旧美丽。
 
指明路灯,人生需要怎样的导师?
 
按照世俗的角度讲,多多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举世闻名的大导演,可谓是名利双收,他不仅把天赋发挥到淋漓尽致,而且获得大量物质供应和精神享受。三十年来,多多和很多女人交往过,但一直没有结婚。说得正面一点儿是多多心里一直装着小镇上的初恋情人,说得龌龊一点儿就是:大导演有了更多的婚姻选择权,会有更多的女演员扑面而来。即便是在小镇上同初恋重逢时的那句:你依旧美丽,也夹杂着“略带不洁”的情愫,毕竟,昔日的初恋情人早已嫁人,而且女儿也亭亭玉立。复燃感情注定要有违正常理法。
 
《天堂电影院》的经典之处在于,它并没有一味地渲染“错过初恋“的遗憾,而是用一种相对open的方式,让观众自己思考进而引发更深刻的讨论。
 
如果把人生看做一部电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这意味着,人生都是自己创作出来的,也就无所谓对错,但自己的人生要走成什么样儿,则取决于个人思想,也取决于漫漫人生路上的导师。在本部影片中,弗莱多就是多多的导师,不是生父,胜似生父。最早,他教多多放电影、剪辑电影,在其意识到多多之天赋时,毅然地要求其离开小镇。纠结的情感中,诞生了两句经典台词:去罗马吧,这个小镇被下了诅咒。这句台词表明弗莱多已经看到小镇的生活的巨大弊端,更会抑制多多的天赋;还有一句则是:我不希望天天看到你,我希望天天听到有人讨论你。如此对白,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全天下父亲的矛盾心理,同时,也给懵懂青年们以“四海为家”的勇气。毫无疑问,弗莱多早期的激励成就了年轻的多多,是其成长路上,最耀眼正确的明灯。至于因此搭上的遗憾,只能算作人生的插曲。
 
当然,我们也可以虚构多多另外的人生版本:留在小镇,与初恋结婚,然后平淡地蜗居于小镇。事实上,如此的人生版本,不仅失去了波澜壮阔、声色犬马,而长时间的平淡生活,也会令家乡不甚美好。或许,这正是大家“衣锦离乡”的理由吧。
 
四海为家,如何安置我们的乡愁?
 
《天堂电影院》有意识地渲染初恋之美好,但却无意倡导观众们都去迎合小镇生活,毕竟,多多在罗马的成功会刺激到很大一批人。电影里的背景小镇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那里唯一的影院取名叫做“天堂电影院”,记录着小镇居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变迁。同时,天堂电影院也是禁锢的象征,电影在播放之前都要经过审核,并毫无妥协地删掉热烈亲吻的镜头。弗莱多每天都要剪辑这些镜头,从而深刻地明白:小镇生活就好像是电影天赋的紧箍咒。影片结局时,多多回归小镇,看到这些被减掉的镜头,内心也是五味杂陈的,导演似乎也借此向观众隐晦地表达:只有离开家乡,才会有机会看到更好的生活。
 
关于乡愁的优秀电影不胜枚举,一方面是因为容易引起大批观众的共鸣,另一方面则是乡愁话题有着非常广阔的外延空间,只需要稍稍加工,就能出现好的作品。还有,乡愁是古今中外都非常普遍的事实:古代人的时间很慢、车马很慢,有人因此永远留在故乡,也有人因此再也回不到故乡;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地区经济差异明显,年轻人尚来不及思考人生的意义,就匆匆踏上去北上广的高铁,或挣扎地生存下去,或梦想着攒够钱衣锦还乡。显然,这两条路都不容易;相比之下,《天堂电影院》反映出的欧洲乡愁则稍有不同,年轻人生活在故乡小镇,安逸恬淡,衣食无忧,但却不能发挥天赋。影片传达出的价值观:离乡并非源于生活所迫,而是想变成更好地自己。这一点是非常值得中国思想家借鉴的地方。我们离开家乡有各种目的:因为国家、因为企业、因为生计、因为家庭,但就是不会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显然,这是整个中国文艺,甚至整个中国社会都要恶补的价值观。
 
史铁生说:故乡不止于一块固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一旦这种心情被开启,我们就已经回到故乡。如果仅仅把故乡局限到一块土地,那么,我们将无法安置乡愁,更不会培养出“四海为家”的勇气,同时,也就失去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