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的冷意,似乎与怀旧有关。当然,像小康这样整天忙忙碌碌的的样子,似乎有时间怀怀旧也是一种奢侈。其实,谁都会怀旧,怀旧与年龄无关,只是看你是否突然被触发了神经中某一个机关或者按钮。然后,记忆就会哗啦啦地涌现。一个前同事的来电,触动了我的机关。
要不是他的来电,我不会意识到我已离开成都多年了。手机中听着他那曾经熟悉的声音,我仿似又回到了昨天,回忆起那段与长城电脑有关的经历。深刻的记得2004年刚毕业一年多的我从北京来到了那座人们眼中来了便不想走的城市--成都。也正是在长城电脑成都分公司,开始了我职场人生的第二份工作。为了这份工作,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求职者在总部PK,最终在几百个人的面试中冲出了重围,获得了这份工作。当然,这些和有些人的经历相比起来也许不算什么,但却为我现在的工作积累了诸多保贵的经验。
那时“成都”对我而言,其实是一座很陌生的城市。因为对于对初来乍到的我来说,“成都”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仅仅也只是一个城市标语而已。所以,在我还没有开始用脚步丈量这个城市,用心灵触摸这座城市的时候,也只能有这样的感觉。
有意思的是,我在长城电脑的工作似乎与行走有关。每天都在成都各区走访当地的高校与合作伙伴,远的时候还要去到更远的县城。我和我的同事们,用我们的一脚一脚印去开拓我们的业务。现在看来,这是一种有点寂寞的事情,甚至是寂寥,因为当你敲开一个又一个门的时候,当对方用摇头来回复你期盼的眼神的时候,哥的眼里,真的只有寂寞了。
记得那时,特别喜欢吃成都的面,那种被当地人叫做“担担面”的食物,一碗只要两元钱,而且还有肉片。味道嘛,很赞,似乎回来北京之后,再也没有吃到过如此有感觉的面条了。那时候电影也很便宜,12元,这是我在那座城市里,惟一的一种放松方式。
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我终于在长城电脑成分签成了自己的第一笔业务:把邓小平母校广安一中的单子,签了下来,卖了二百多台电脑。在工作上的起色,让我渐渐地爱上了这座城市。甚至,我还想象着在这座城市里有自己的房子,奋斗着,生活着。
在电话里,和这位昔日的同事聊天,说着那些遥远的往事。一个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名字,却依然留在人们记忆里:九眼桥、春熙路、文殊坊、锦里、宽巷子、窄巷子、武侯祠、青羊宫;都市流动的人群、草堂清幽的小径、川剧馆淡淡的茶香、火锅店鲜辣的汤锅……
如果不是后来工作调动回了北京,也许现在的我,和这位同事一样,在那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里,已经悠闲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有了自己的家庭。此后,离开长城之后,因为一直没有远离这个行业。我觉得自己应该感谢那段奋斗的日子,一碗两元的担担面为奋斗提供能量的日子。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