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限购”这个词,在疫情期间总会挑动大众的神经。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口罩、洗手液等被很多国家列入限购行列。这些防护用品被限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实在太过短缺,且关系到人们能否避免被病毒感染。
 
但当消费电子产品也跟风玩转限购的伎俩,未免有些不合适。就在近日,苹果中国官网最新调整的细节显示,对消费者购买iPhone的数量进行限制——每人仅限购买两部iPhone。那么,苹果这波限购iPhone的策略,能反向刺激消费成功吗?
 
每人仅限两部!苹果的无奈之举
 
此次iPhone限购不仅包括11系列等热门机型,更涵盖XR、8系列等所有官网展示机型。甚至AirPods Pro及还未发售的iPad Pro和妙控键盘等,也加入限购行列中。看来,苹果是铁了心要将限购策略玩转一段时间。
 
苹果限购多款产品,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无奈之举。这是因为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苹果的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虽然中国疫情控制十分得力,且多数工厂已经复工,但iPhone等苹果产品的零部件需要全球供应商的支持。
 
疫情在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爆发后,必然会对苹果产品的供应造成影响。比如前段时间,负责供应iPhone摄像头模块的LG伊诺特工厂,因一名工人确诊新冠肺炎而被迫关闭。而这家工厂,位于韩国龟尾市。据供应商清单显示,苹果与该公司位于该市的5家工厂合作,影响大小目前尚不确定。
 
在供应链不稳的当下,苹果限购也就在情理之中。毕竟此前也有消息爆出,纽约多家苹果零售店表示,iPhone 11已售罄或短缺,甚至零售商和运营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新货。
 
iPhone限购我们可以理解,但为何目前苹果单单在中国大陆市场限购呢?或许这也与苹果想刺激这一市场的消费需求有关。
 
瑞银分析师报告称,在疫情初期的2020年1月,iPhone在中国的销量环比下跌28%。而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苹果手机在华出货量从2019年2月的127万台下滑至今年的49.4万台,同比下滑60%。这样的颓势,超过了市场的整体下滑速度——2月国内手机出货量下滑56%。
 
但危机中亦有亮点存在,在1、2月的手机市场中,5G手机的市场占比从26.6%升至37.3%。所以,销量下滑更为严重且没有5G机型的苹果,或许就为了反向刺激消费推出限购这一大招。
 
不买账!反向刺激消费难获成功
 
按照过往经验来看,中国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被限购的商品。越是限购,越是抢得“凶”。房子、防护产品同样,电子产品亦是如此。因此,苹果限购iPhone等产品,正是想要引发一波抢购狂潮,以此来刷足存在感。
 
不过,苹果这次的小算盘,可能要落空。因为就目前舆论的风向来看,消费者并不对苹果的限购策略感兴趣。从供需方面看,电子产品的限购并不等于买不到。只要消费者想买,完全可以绕过苹果中国官网,在其他电商平台或线下门店购买。而且限购两部对普通消费者并没有意义,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需要两部iPhone。
 
此外,在疫情期间人们都在压缩自己的消费支出。像iPhone这样价格过于昂贵,却又并非如口罩及洗手液那样的刚需商品,通常不会出现在人们的消费者清单上。还有一种声音也大行其道——国产手机已经那么优秀,何必去抢限购的iPhone?可以说,国人对优秀国产手机的态度早已发生明显转变,iPhone已然没有那么吃香。
 
从营销方面营造“稀缺感”的套路,早已被中国消费者看破。当苹果祭出限购的举措,其实已经输了一筹。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跟风限购,更是让苹果的品牌美誉度再一次被打击。
 
从抢购、缺货到限购,营销手段该消停了
 
近几年,饥饿营销成为手机厂商最爱使用的策略。抢购、缺货、限购等,共同组成了饥饿营销的各个环节。无论是推动出货量,还是引起高热度等,饥饿营销简直无往而不利。
 
但饥饿营销在持续多年后,已愈发让人反感。如今,就连国产手机厂商也不敢轻易再动用饥饿营销这个压箱底的大招。毕竟现在手机行业竞争激烈,还玩饥饿营销的话,用钱投票的消费者早就转头去买其他手机厂商推出的新品。即使是苹果玩转饥饿营销,部分果粉也会头也不回地投入国产手机厂商的怀抱。
 
事到如今,饥饿营销等饱受争议的手段该消停了。老老实实开发创新产品,才是抢占手机行业制高点的王道手段。(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