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些年的一个春天,央视播放老家要成立新城区的新闻,给我的感觉:天啊,这是真的吗?后来的事实证明,老康故乡江西某三线城市新区的蓝图已然成型,核心在于“新”:新的社区规划、新的经济模式以及新区里的新市民。这也是为什么“当故乡的房价在短短不到几年时间,从4000元涨到15000元”之后,有关部门立即出手,冻结所有二手房交易,同时,严格管控新房的交易售价。

 

政策的干预,正在于引导故乡人走上一条新路。事实上,大多数城市新区总不止于新的大楼、新的街道,更深的内涵在于新市民、新学生。

 

美丽的故乡好像中了一张时代的乐透,同时也牵动着外出打工者的心,而我正是其中之一。老康在外地工作多年,从北京到武汉,心中却始终想着故乡。因为家乡的巨变,没有让我觉得它更遥远,反而是拉近了我和家乡的距离。毕竟,故乡人身在新区,总有点儿惺惺相惜。

 

故乡vs新区,双减对哪里影响大?

 

政策总会先在发达地区或者新区试点。2021年最重磅的政策,非“双减”莫属:执行力度之大,一刀切的残酷世间罕有。之所以如此,估计也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双减一出,焦点莫过于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这位“徐霞客”本来想隐退,云游四方,家里藏着上万本书,足够余生阅读,但现在不得不带领新东方重新创业。教育巨头萎缩,但“双减”的影响却在蔓延。

 

回头想想,不少人如老康一样在外地奋斗多年,在远离老家的一二线城市里生根,目的之一就是想让自己的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大城市的内卷太过于强烈,以老康一位身在北京堂弟的孩子为例,不满三岁时,就已经上完两年早教课了。显然,如此操作很难被老家人接受,家里的堂哥就曾斥责他说:你们城里人,真是有钱烧包。平日里,他还会在晚上念几句英文,一来自己工作需要,二来双减之后,他想过要自己培训侄子英文。温馨的夜里,侄子没有跟读,只是微笑,他大概也觉得“说英文”一件挺酷的事情。同样地,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老家。

 

奇怪的是,近期我和堂哥的通话,情况有所改观,主要的原因是:双减政策公布之后,在老家以及附近的县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堂哥耳濡目染,竟对教育有一些新的体会,想调整自己的育儿思路。

 

其实,老家最好的高中就是一中,我也是从那里考入大学,才有了现在扎根城市的机会。现在,大侄子也就读于一中,但据堂哥讲:那里早就不是最好的高中了。因故乡成立新区,一些高校计划从大城市转移到这里,早期的先行者某师范大学,率先建校。现如今,这所名校已经开始在老家招收小学生,然后,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上来。按照综合实力比,师大名校的高中肯定会好于我们市里的一中。为了能考取这所名校,本来平静的小城教育变得躁动不安,大批的家长开始给孩子补课,且不惜一掷千金,费用动辄高达十几万。堂哥的收入水平一般,无法负担。幸运的是,大侄子足够聪明,在零补课费的状况下,顺利考取一中,而且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双减政策之前,堂哥看到老家的有钱人,都在努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对自己的儿子深感愧疚。于是他拼命工作,每日自早上5点开车拉货到晚上9点。这倒让人想起了骆驼祥子,这位车夫天真地认为:只要拉着洋车,一直奔跑,就能改变人生。事实上,我堂哥的愧疚正源于教育的内卷。

 

百年树人,新区正培养新市民

 

如今因为疫情的原因,各个大城市、小县城都不消停,但是因为两年没有回家了,所以我还决定回乡过年,同时,决定购买一些年货,聊表心意。往年无外乎烟酒糖茶,但今年堂哥希望我能带一些关于教育、经济、沟通的书回去,他也认为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家庭教育将取代课外辅助机构,自己也需要进步。经过考虑,我给他带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和一些樊登读书的精彩演说,我更希望他能明白: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事情,不要太内卷或愧疚。

 

平心而论,老家的教育是相对一二线城市是落后的,在这种环境中,一些少数的有钱人常常一掷千金,用补课费把子女送入高等学府,但他们在城市中的适应能力非常差,在音乐、体育、美术方面完全无感。经过阅读和讨论,我早就意识到:除了吃喝拉撒之外,人生还应该热爱体育,理解音律以及向往美学。显然,这些想法此前都无法获得堂哥的认同,就更不要谈什么“两岁学英语”的神操作了。幸运的是,双减正在帮助我和堂哥破冰。

 

毫无疑问,老家的新区是一座未来之城,也有望成为一座高校之城,以培养出一大批的新市民。据相关人士透露,有十余所知名高校,涉及交通类、科技类、邮电类、农林类等等,正计划移转到老家新区或者在此扩建分校。除了分流大城市的土地压力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把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灌输到新区之内。在应试教育之外,各路专家纷纷献计献策,并展开试点,开设了很多特色课程,包括3D打印、编程、航模等等,同时,注重体育与音乐的培养,书法与中国古典诗词推广,定期开展“心灵教育”,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刚刚建成的高铁站,让他们脑海里的“新区梦”,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让这批人跟着故乡新区一起长大,而且拥有健全的心智和强健的体魄。

 

前些年,哥哥无法理解这些课程;现在,他竟开始自学。双减政策减去了冗余、填鸭式补课,却创造出新的生命空间。或许,老师、家长和孩子,很少有人知道,教育这场大型人生赛跑的终点究竟在哪儿,但之于双减政策的广泛讨论,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不再内卷。(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话题:



0

推荐

康斯坦丁

康斯坦丁

288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曾在多家IT知名企业就职,并担任过TECOMM副总,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多家媒体特约IT评论员,科幻作者,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在《科技日报》、《科幻大王》、《科学画报》、《漫友》、《中国动漫》、《看电影》、《飞碟探索》、《百科知识》、《奥秘》、《新希望》、《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软件世界》、《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刊物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赛迪等多家网络媒体开有特邀专栏。

文章